贷款

升级、退出、改头换面,转型的网贷如今怎样了?

  那些最早谋求升级转变的P2P企业究竟生存与否,这支网贷“转型主力军”又到底命运如何呢?

  如果说,一年前的P2P还处在血雨腥风中,那么如今,这些曾身处漩涡中的大部队,似乎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少P2P企业在浮浮沉沉间“吃下了”市场,却也有更多企业溃败在这条受各方夹击的不归路上。而那些最早谋求升级转变的P2P企业究竟生存与否,这支网贷“转型主力军”又到底命运如何呢?

  一.情势紧张

  “又一个平台干不下去了。”某平台运营总监说。对于身处2016年12月前后的P2P从业者来说,这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声音。而实际上,这一趋势早在8月前后便已开始。

  从后来的数据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16年7月,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首次跌破3000家,新增平台与关停平台的反差则在呈倍数地继续拉大。

  “824文件后,P2P行业每月新增平台从原来的平均100家以上,逐渐减为50家、30家,甚至5、6家。而与此相比,问题平台的数量却从原本的每月几十家,猛增至100家、200家、300家……。”某互金研究院研究员表示。

  然而不仅如此。利率的持续走低,更让这个局面雪上加霜。

  “动辄18%或以上的收益率,成了幻想。”不少投资人反应。从2016年开始,让人“引以为傲”的收益率逐渐成了鸡肋。从2016年前6个月来看,综合收益率正从12.18%降至10.38%,并进一步逼近10%以下大关。

  行业通道的变窄和投资人大量的流失,让一些“敏感”的平台先行一步走上了转型之路。

  不少业内人表示,从2016年10月开始,部分P2P平台就开始对接机构资金,以期获得更低的运营成本。而另一方面,融资风向的变动也进一步加快了这些企业的变化速度。

  在一份公开的网贷年报中我们看到,由于受各方原因影响,2016年全年融资共92起,金额193亿元,而这其中,只有B轮融资达到了134亿元,占行业总额70%,A轮和C轮都呈大幅缩水。底部平台的的呼吸空间,开始变得狭窄。

  这一情势则在2017年上半年继续恶化。统计显示,2017年1-6月,公开可查的P2P网贷融资事件为18起,较2016年下半年(49起)减少31起;融资总额约37.3亿人民币,较2016年下半年(约55.5亿)大幅减少32.8%。只有B轮及其以上的融资事件占到85%左右的资金份额。

  “获得融资的平台,通常在市场份额、资产开发、放贷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如果尚不具备这些,那么只能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强,来获取说服力。”某平台运营负责人认为。

  于是,在情愿或非情愿,适合或不适合的夹缝中,一支支走在前列的“转型大军”加入了战斗。

  二、各路神通

  对于那些大型平台来说,上升到“财富管理”的品牌战略高度,无疑不是上佳的转型技巧。从运营策略上看,他们一边努力弱化网贷的性质,比如成立独立子公司专门负责网贷事宜,将网贷产品与整个平台进行切割;一边在力推财富管理概念,以期营造更自然的品牌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包括草根投资、人人贷、开鑫金服等至少17家平台进行了战略和品牌升级。其中集团化升级4家,产品及业务转型4家,5家剥离P2P业务,4家平台实现品牌升级。

  就在9月底,钱保姆完成股东变更,与辽宁森森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金融+生活”概念进军大健康板块。把生活的需求场景融入金融,努力促使金融服务生活。

  钱保姆负责人解释道,与大健康的战略合作不仅打通了上下游资金的痛点,更在品牌升级的关键时刻,使得企业本身更具竞争力。

  而不久前,杭州某P2P平台也通过资产重组,将自身“摇身一变”成了“金控集团”。不过这些策略,也常常伴随着“更名换姓”。比如银客网对外公布更名为“财富星球”,链家旗下的“链家理财”,还有老牌平台“金融工场”等等。他们都因把P2P业务拆分出去,或是进行集团化发展而另改他名。有媒体统计数据称,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大约有10余家P2P企业以“更名”为手段为平台的品牌升级进行铺路和规划。

  除了品牌升级这一大招外,资产端的转型也是另一大“阵地”。

  研究报告显示,在所有P2P转型过程中,资产端转型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8.57%,其次为理财业务,占比为25.71%,金融服务的占比14.29%。而车贷和消费金融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截至2017年8月末,至少有475家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以车贷为主要业务,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1544家)的31%。P2P车贷历史累计交易规模达到3,665亿元,并且车贷贷款余额还在不断增长当中。

  “限额一来,几乎一半以上的业内人,都动起了车贷的脑筋。”

  某车贷平台负责人表示。

  为了尽可能多的抢夺资产端,大多数P2P车贷平台与加盟店开展了“佣金反馈”模式。“只要加盟店每推荐成功一单抵押/质押车辆,就可获得相应金额奖励,但这也让加盟店的不可控因素陡然猛增。”车贷平台风控人员表示。

  “部分加盟店运营者,连同骗贷者一起将车辆抵押给平台获得第一笔贷款后,再通过熟人,又将同一台车再次质押给另一个放贷平台。倘若用户产生逾期,追讨的结果也往往无功而返。”

  于是,另一些平台加大了线下资源铺设。据悉,截止2017年年中,微贷网的员工数,已达1.5万;成立不到3年的美利车金融,员工超千人,合作经销商达4000多家;P2P车贷陷入了重模式和玩法。而这点,又与主攻消费金融的P2P企业十分相像。

  与车贷同样,P2P资产端的转型让消费金融的各项数字猛增。截止2017年10月,P2P消费信贷规模保守估计在370亿元左右,占同期P2P网贷交易额(2250亿元)的16.4%。人均借款约9024元,人均投资额达到了5万元。

  然而新场景缺乏,风控的漏洞也始终让他们面临诟病和指责。“仅凭一张身份证,便可借到款,这种现象依然普遍。”某平台风控人员表示。有些转型消费金融的P2P平台甚至不需要身份验证和确切的场景,就可拿到借款。而这些根源也始终在于对市场的渴求度,而导致的急于转型的心理因素。

  “从某种看来,转型更像是一个奢侈品。”一位资深从业人士这样回答。“不仅要从自身架构、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转变,让自己更像一家金融企业。最好还能争取到相关牌照,能更好开展业务。”

  而不论是大船掉头,还是“自残式”履约险、资产拆分等一系列小动作,P2P的转型之路都还处在未知的进行式。

  三、前路漫漫

  不过,尽管转型之战已逾一年,但一些数据的下滑却仍是不可避免。数据显示,自2016年824以来,依然有近千家平台成为了“掉队的羚羊”。

  其中恶性退出的问题平台225家,贷款余额超过千万元的有47家,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657家,P2P平台停业的比例从43.12%上升至70.41%,转型比例从0.78%上升至4.08%。

  而这些数字在业内人眼中,则更具另一番不同的意义。

  “这说明,行业的上升通道还在萎缩。”某二线平台负责人表示。而在他看来,即使在积极谋求转型,像他这样“不大不小”的平台,仍然要遭受着夹板气。“就在中小平台转型的同时,大型和超大型平台早已展开了上市攻势,再度把梯队距离拉开。”

  自从2015年宜人贷上市以来,似乎还没有任何时刻像今天这样热闹,尤其是2017这个“IPO”之年。除去信而富、趣店、和信贷已成功上市外,拍拍贷、量化派、挖财等都已处于筹备或启动IPO中,而不少包括乐信、陆金所等在内的国内金融科技企业也纷纷展开了上市计划……“强者愈强。超大平台的上市必定吸走相当一部分头部用户。更可气的是,他们对于品牌运作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一般转型中的平台。”

  就如同中了魔咒一般,头部互金企业在这一年将大量品牌动作投向了大热的网剧。“即便是一条2、300万,但还是有很多互金品牌商抢着要进来。“某片方制片人称。例如暑期推出《楚乔传》,就包括了几何股票、爱钱进、向上金服、三文钱等四款理财类APP,占到总广告商数量的1/3。而像以严肃剧情为主线的《军师联盟》和《白夜追凶》也同样将人人贷、悟空理财、钱站等互金企业招致麾下。

  而除了这些从一年前转型平台中纵生出来的“尖子生”外,行业自身流量的萎缩。也成了大部分转型了一年的平台,仍然无法回避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8月P2P行业借款人数首次超越了投资人数。而从2016年全年来看,大部分平台都没有解决“优质客源流失”的问题。譬如,2016年PPmoney累计注册用户数1226.4万人,销售费用1.1亿,累计投资人总数仅85.5万,转化率为6.97%;有利网累计注册用户数2827.6万人,销售费用1.3亿,累计投资用户75.5万人,转化率低至2.67%等等……一头是转型一年后再度被拉开的赛跑距离,一头是走了羊毛党后后继乏力的流量基础。这使得大部分当年的“转型主力军”又陷入二度困顿。而实际上,他们所面临的难题还不仅于此。

  “许多急于转型的P2P平台,至今还没有找到业务模式、盈利水平、风险控制的中间点,这导致员工流动跳槽频繁,资金链在进一步抽紧。”

  某互金研究院研究员表示。

  大部分平台在转型中制定了全国跑马圈地、区域纵向渗透、业务数字翻番等发展目标,不过短时间内业务规模的下降,很可能直接造成平台收入下降,加之合规成本上升,使平台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而一些疲于应对的从业人,也很有可能因为行业方向不明而选择暂离观望。

  “譬如已决定退出的红岭,不是没有尝试过转型。去年他们也曾布局消费金融,可是“大额标的”与“小额分散”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业务模式;成立8年、成交额2700亿,在新的业务模式面前一切清零,而从零开始哪有那么容易?”

  “与其说转型,不如说是在寻找平稳过渡的最佳方法。”

  从业人士表示。

  也许对于那些早在一年前已积极转型的P2P企业来说,“腹背受敌”仍是当下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不论是妥帖体面的退场,还是脱颖而出的结局,他们都将与这个一年后见分晓的市场不断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