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是什么?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早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永远存在结构性矛盾,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包揽全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哪里?我们认为,在一个经济区域范围内,正常情况下50%的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是能够得到商业银行支持并满足的;40%的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有时得到供给,有时得不到满足的状况;10%的企业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银行是不可能发放信贷资金的,甚至民间借贷也不敢发放给这其中的部分小企业。
不可否认,在现行的银行信贷供给机制中,也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缺陷。如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没有理顺,在信贷资金计划配给的过程中出现以信贷集权为表现形式的政策紧缩。只有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小企业需求更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改善银企联系的外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银保合作服务,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当前,我们应该着重研究解决40%中的绝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在这部分中小企业中,融资最困难的是小企业,特别是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的微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虽然不能完全彻底地解决,但是只要方法对路,制度政策正确,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现在的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手段来解决。事实上,当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中,在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之间,缺乏一个社区性的金融服务组织。设立一种新型的融资性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理性选择。
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之路值得探索。这是进一步拓宽农村多渠道融资,推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温州市的实践看,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期间应关注四个问题:
(1)经营者的思想认识问题。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者一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而对公司将会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特别是经营者对未来的盈利空间有比较高的期望。根据正在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反馈,年利率基本在10%至23%之间。根据风险覆盖理论,18%的利率才可覆盖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试点过程中应注意对经营者的引导,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使经营者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制定战略,促使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
(2)监管者的风险把握问题。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存在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包括公司贷款、财务、业务人员等管理上的漏洞、缺陷引起的风险和外部人为违约、自然灾害等风险。要求监管部门在整个过程中的风险把握,必须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同时,要为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维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司法部门,要维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债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3)主管部门的作用发挥问题。由金融办牵头,联合工商、银监、人行、公安等部门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弥补监管力量不足,职责分工不明晰等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经营指导意见》,主要包括统一标识、场所规划要求、内设机构设置、部门制约、人员管理、贷款管理、账务清算、风险控制等各环节的规范,从一开始就走高标准、规范化、科学化之路,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稳妥安全经营。
(4)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责任问题。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适当的信息披露制度。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的审计财务报表和年度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业务,成为监督和管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处理好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责任问题是关键。
三、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重点是解决小企业的资金短缺。
要用新的视野来研究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跨过“三道门槛”:一是良好信用大环境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者信誉度问题;二是企业信息披露真实条件下银行敢于发放信用贷款问题;三是利率定价机制健全条件下实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问题。
1、解决好一个融资大环境问题。一个地区要解决好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大环境非常重要。这个环境就是良好的“信用环境”。近几年,温州市实施“信用温州”发展战略,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和逃债废债的信用危机中走出来,重塑区域信用形象,在推进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信用温州”成为重要的“商务名片”和竞争“软实力”。外地客商普遍认为温州人重信誉,与温州企业做生意放心。“温州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浙江省信用建设试点城市和中国诚信建设组委会“中国50个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温州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被评为等级最高的Ⅰ级城市。
信用大环境良好,还要看是否每一个企业经营者的信誉度得到贷款银行的认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涉及金融、税务、工商、质监、统计、劳动保障、公安、司法等领域的统分结合、整体推进的信用监管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信用服务行业和一批信用中介机构,以搭建企业、个人两大征信数据平台为基础,重点建设“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管”体系。
2、解决好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小企业不可能有健全的财务制度,不可能按照对大型企业的要求向贷款银行报送财务报表。但是小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贷款银行必须要掌握。否则,发放贷款将无从谈起。不但银行需要掌握起真实情况,就是向民间借贷资金,借贷方也要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这是个防范风险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银行和企业经营者三方共同努力。温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思路,制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报送使用规定(试行)》等具体办法。为使工作有抓手,专门成立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中心,建设了有近10万家企业入库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加强了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和使用。
3、解决好一个各方面能够接受的收益问题。推进和解决好小企业贷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定价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的问题。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小企业贷款的压力和动力不足,就是因为小企业贷款笔数多、金额小、收益低。一笔上亿元的贷款所花费的成本,与一笔50万元贷款花费的成本相差无几,而且前者的风险可能比后者还要小。
所谓健全的利率定价机制,实质就是要迈出利率市场化步伐。让商业银行在发放小企业贷款时,在基准利率框架内,上下灵活浮动,实施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温州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利率改革有效地组织了资金,壮大了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平抑了民间借贷利率。利率改革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在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利率改革还激活了温州的金融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务的迅猛增长。同时,通过利率改革逐步增强了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意识,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温州利率改革实践证明,银行信用的主渠道作用在逐渐增强,但民间信用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肯定长期活跃地存在。温州利率改革实践证明,改革要突破不适合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框,政策突破的过程也就是机制创新的过程。政策的突破要自上而下,而机制的创新要自下而上,政策的突破和机制的创新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保障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