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借钱的问题真不少
近日,一位姓徐的同学向笔者大倒苦水:“我现在最怕同学跟我借钱了,有同学跟我借钱急用,但是事情一过就忘得一干二净。一个礼拜下来,好几十块钱借出去了,到最后也不知道借给谁了,也没人主动还钱。”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徐姓同学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大学生关于借钱的问题确实不少。
感情和借据孰轻孰重
广西大学社管院王同学说,两年前一个老乡来西大读书,第一个学期快结束时,跟他借了1000元。“我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是老乡又是同学,所以也没打借条。当时说好第二个学期开学就还钱,现在一拖就是两年多。”后来,王同学从那位老乡的舍友那里了解到,那位老乡并不是没有钱。“我真想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可是又没有凭证,只好一点一点地向他‘讨钱’。”王同学无奈地说。
不仅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广西大学一位老师告诉笔者,她所教的班级原来有位学生,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曾打算辍学。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她借给这位学生1000元暂渡难关。事情过了两年多,这位学生的家庭条件有了好转,却不见他提还钱的事。在老师的“提醒”下,这位同学才还了钱。“自从还了钱,这位学生见到我时就像见了仇人。”她说。
同学间也要“明算账”
笔者就此类问题采访了广西大学文传学院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银老师。银老师认为,同学之间有困难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大多数同学家里并不富裕,如果借钱不还,被借方是很痛苦的。他建议,如果借钱数目比较大,应该像银行贷款一样写借条。
对于写贷款借条会影响同学感情的说法,银老师认为,立借据的行为本身就表示了敢于承担责任,要是因为没有打借条而引发同学间的纠纷,那才是最伤感情的。对于那些喜欢借小钱用又常常不还的人,他认为大学生应当讲诚信,因为小钱而丧失了同学的信任,那就得不偿失了。
广西大学社管学院心理学专家刘老师说,立字据是一种法律意识,这和“伤感情”沾不上边。刘老师还说,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如果借钱者恶意不还,问题就会很麻烦。对于借钱不还“上瘾”的人,刘老师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有善心,但善心不可乱用,对经常借钱不还者还是以不借给他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