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即使现在不贷款也需要知道这些

  从央行征信报告说起

  央行征信报告,一份一般人不贷款都不知道其存在的报告。那么如果我不打算贷款买房买车,就不喜欢在银行有负债,属于欠人一块钱都不安的人,还有必要知道这个吗?当然了,自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有份记录报告,在央行给你的个人信用收录了或好或不好的信息,想想就很好奇好伐!

  给大家看个大概的数据,在我国国内,有信贷交易记录可以进行征信的群体主要是那些有成熟稳定经济能力的人群,总量只有3亿多人。我国将近14亿的人口,“征信小白”中的5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只有基本信息,其他的就是连基本信息都没有。

  那么,一般来说我们在央行征信报告中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可能是什么呢?上大学的时候,你办的助学贷款或者被办卡送娃娃送水瓶吸引而办的准贷记卡(科普:准贷记卡是一款介于借记卡和信用卡之间的中国特色产物,现在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就是你进入社会后申请办理的第一张信用卡。

  这份报告最重要价值体现在申请贷款买房买车后,银行会查询你的信用记录,来决定你的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等。除此之外,它对我们还可能有什么影响?因为上面不止是信贷记录,还有一些公共记录,加之国家现在对于征信的重视,各种闯红灯上征信、乘车逃票一年三次上征信、宠物扰邻上征信(这个提案太扯惹争议)不断被媒体报道,这些负面信息以及贷款不良记录不止对贷款买房买车有影响,在出行上可能没法买高铁票飞机票,在职业上可能没办法报考国家公务员等等。

  另外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虽然知道提醒也没用,反正大家都是没遇到过就不相信自己那么衰),不要太坚信自己信用一定良好,这年头被冒名贷款的案例还少吗,以及信用卡不小心逾期等状况,防不胜防。建议一年查一次央行征信记录,这也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可以在央行征信中心网站查询,非常方便。

  除了央行征信记录呢?

  除了高大上的央行征信中心之外,除了这份看似神秘的征信报告,还有什么会记录我们的信用?爱用支付宝的盆友们肯定知道――芝麻信用。征信的发展肯定不能仅仅靠央行征信中心,自2015年初开始就有八家个人征信机构在等待牌照的下发。芝麻信用就是其中一家,还有腾讯征信、考拉征信等,因为支付宝更加普及,只举例芝麻信用简单讲。芝麻信用与现在央行征信报告相比,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对自己的信用有更直观的认知,毕竟央行征信报告一不主动展示二不给你评分,而芝麻信用就有个从350―950的评分――芝麻分。

  “你的芝麻分多少”在深层次的意思是“你这个人的信用程度如何?”,央行信用报告是从信贷记录公共记录等来展示你的信用,而芝麻分是从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和人脉关系这五个方面打分,芝麻分越高信用越好。信用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能开通花呗,在买买买的时候先消费下个月还款;意味着你能开通借呗,在手头紧的时候和马云爸爸借钱花;意味着在一些酒店入住的时候不用交押金;意味着你在使用领英、脉脉等展开职场社交时能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的诚信等等,这些都是芝麻分高的一些便捷之处。

  从以上可以看出,个人信用,在以前可能记录在案的就只是央行的征信报告,一个不查不知道的报告,大多数情况下只利于跟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的报告。那现在,对于就想海阔天空任我飞绝不背房贷不背车贷的年轻人们,芝麻信用这样接地气的互联网征信出来后,个人信用在更多的领域都变得可视可兑现。也就是说,芝麻信用能让人看到更多我的价值,即使在整体的官方权威性上,央行征信报告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央行征信报主要是起到警示的作用,放贷机构可从中看到不好的信息,比如说在信贷记录里有一项显示规则是“有多笔贷款时先展示有不良记录的贷款信息”;而虽然芝麻信用也会有一个负面清单记录你的一些违约行为,比如花呗借呗的违约记录,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更多是在不断拓展信用度更高的人享受芝麻分xxx分以上才能享受的待遇范围。

  所以就可以看出这二者的最大的差别啦,央行更多是面向贷款机构这一端,我们主动使用的机会不是很多,而芝麻信用比较接地气,打开支付宝没事可以看看芝麻分涨了没,可以使用一些分高者的特权;央行征信报告更多地相当于一个“小黑本”,芝麻信用更多地采取“鼓励~鼓励~鼓励鼓励!”的态度,两者相比,后者肯定更为大众喜闻乐见。对于向善,我们都会更乐于接受“因为我善而受益因此要向善”,而不愿意接受因为“我恶而受罚因此向善”。

  世间百态告诉我们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想到起码很多道路是给信用优秀的人开的,就欣慰啊。是的。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