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公募基金中的量化投资算成功了吗?

  公募基金中的量化投资算成功了吗?对于多数投资者甚至基金从业人来说,纯量化模型操盘的基金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像中国古老的代代相传的手艺一样,因为其门槛高,核心策略一般不外传(部分原因是为了保证策略的有效性),多数人也只能从投资的结果来判断量化基金的成败与否。

  关于这个讨论,其实已经在坊间有所展开,比如,知乎上有一些讨论。一部分投资者认为量化投资在公募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成功,支持者举出了大摩量化系列基金,比如大摩多因子策略、大摩量化配置、大摩量化多策略等基金合计规模超过了80亿,巅峰期的规模更高,超过了100亿。按照1.5%的管理费,基本上量化策略的基金已经给大摩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建立量化基金的极佳品牌。

  其实,客观来看,单纯拿大摩多因子证明量化在公募中的成功是不客观的。比较要看平均值,而不是异常值。主观投资也有表现更惊艳的,规模更巨大的。现实是,量化投资在国内的公募基金群体中还是比较小众的。

  如果从量化方法最核心的要素来看,其实量化公募在国内是受到很多限制的,比如:

  一、交易速度和品种等的限制

  公募的交易限制对量化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是交易速度,因为公募的风控要求,所以使得交易必须通过风控,导致了比如简单的期现套利,完成一次下单的过程可能会高达数十秒,这个在转瞬即逝的套利机会面前是不可想象的。另一个就是交易方法或者品种的限制,量化的交易手法特别是一些套利交易往往相对独特(不独特也赚不到钱),而公募基金的风控限制和投资限制导致了可能完全无法做类似的策略和投资,而往往量化投资在公募还是一个小众的部门,公司也不会大张旗鼓的为了几只量化基金修改相应的制度流程承担必要的风险,所以导致了公募的量化策略只能在一些常规的策略中挑选,而速度又不比不上别人,当然收益不会特别好看。

  二、散户化的客户结构使得量化的定位尴尬

  多数偏股类的公募基金的客户仍以散户为主,散户的特点在于极端化,要么是极端保守要么极端激进,牛熊市里面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量化的业绩往往追求的是高收益回撤比,风险比固定收益来的大,收益在牛市里面不及主动投资,并不受散户待见,而是被机构资金所喜爱。而对于机构资金来说,私募100w的门槛和公募的0门槛没有本质的区别的。所以往往公募最大的规模的几个产品都是那种高beta的产品,量化的产品相对规模较少,在公募里面没有规模业绩再牛也是白搭。

  三、公募传统的信息优势基本无助于量化投资

  对于主动基金经理来说,公募平台使得他获得了很多的卖方服务和信息资源,这对他的投资业绩是有十分帮助的,很多人在公募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奔私以后才发现了平台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量化投资来说,卖方服务的价值几乎等于0。知乎上的某位投资人士表示,出来做私募一年多时间,几乎没有卖方量化的服务,但是收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所以量化和公募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公募这个平台对于量化投资业绩方面能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

  以上几点分析也是目前为什么大量私募的量化基金做的如火如荼,公募的量化基金却除了大摩几只获得成功以外,多数未达预期的重要原因。

  但抛开量化基金必须使用复杂量化模型的沉重负担,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看,诸多从业人员从产品设计以及投资策略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去将量化基金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比如指数增强基金,指数分级基金,比如大数据主题基金,比如将一些简单量化策略融入普通的灵活配置基金等等。虽然目前部分基金品种处于暂停审批状态,但这种有益的尝试也给了量化基金一种新的思路。此外,fof基金由于天然的分散风险的属性,所以量化策略的FOF或许也是一条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