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社区基金仍须完善

  深圳明确提出,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健全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工作站、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积极参与、有序运转的治理架构,建立市内经济欠发达社区帮扶工作机制。

  深圳社会建设和基层治理创新方式多种,其中可圈可点的当属社区基金会和公益慈善等。社区基金会以其创新性的社区服务理念,启发地方政府转变社区工作方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参与。

  起步:桃源居首度试水

  2008年,深圳成立首家社区基金会——桃源居社区基金会。

  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发展壮大,以更好地承接公共服务,破除基层管理的瓶颈?一直是各级政府所直面的一大课题。

  2008年,桃源居小区开发商桃源居集团捐资1亿元成立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这一里程碑式的基金会也被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持编撰的“中国社会组织教材丛书”称为“中国首家社区基金会”。桃基会成立至今,已经实现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桃源居老年协会卖丝网花可以产生收益、体育俱乐部可以产生收益。”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李爱君说。

  目前,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已有社区公益资产上亿元,每年营业额5800万元,收益650万元。

  “政府成功正确引导企业,将企业的责任转化为了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本。”李爱君说,对于社区基金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种子资金。

  样本:基层治理新活力

  尽管深圳慈善事业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模式主要体现为“输出型慈善”,本地社区和困难群体较少从中受益。社区基金会促进慈善资源逐步向本地过渡,比如光明新区5家社区基金会成立后,用于本地的慈善资源比例由原来的13.8%提升到了39%。

  “金色朝阳”,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定期家访等举措,引导家长改变教育理念的社区基金会支助项目,自2014年7月开始运行,已逐渐覆盖到新羌、圳美社区,目前共有200多户侨民家庭受益。

  “金色朝阳”项目旨在促进归侨聚集地社区营造教育氛围,光明新区新羌社区则推出“长者生日会”项目,不断促进家庭、邻里和谐,营造尊重老人的社区氛围。

  这两个项目均由该片区的社区基金会项目支助。通过筹集各类资源,针对社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主动对接,社区基金会实现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

  发展:“政府主导”培育模式

  2014年,深圳社区基金会从“桃源居”模式发展到了“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培育模式。随着《深圳市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暂行办法》的出台,深圳催生了一批政府倡导型的社区基金会。

  破茧而出的社区基金会点燃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样本。2014年底,深圳首个居民众筹成立的社区基金亮相。89个蛇口居民自掏腰包成立社区基金,致力于连接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

  89位发起人通过直选,选出7名理事会成员,来进行社区基金的相关决策;并确定以罗伯特议事规则来开会和议事,以确保议事是公正中立且有序的。

  “政府催生的社区基金会,对社区基金会的概念、定位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民间自发成立社区基金提供土壤。”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认为,民间自发成立的社区基金,居民的参与性强,这也是政府倡导发起社区基金会的目的。

  未来:社区基金仍须完善

  不过,目前试水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模式也面临制度困境。有专家指出,目前社区基金会的辖区范围与社区工作站覆盖范围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区基金会服务区域过于狭小。

  此外,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资金下限是200万元,成立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门槛是400万元。对比起来,社区基金会原始资金太少,另一方面根据基金会管理制度关于公益支出比例的规定,原始基金数额较低的基金会很可能不能维持可持续运营。

  在基金会负责人们看来,虽然深圳的社区基金会发展在全国领先,像桃源居那样大规模和体量的社区基金会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刚起步的深圳社区基金会仍然面临资金筹备难、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主要问题。

  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基金会怎么花钱是门大学问。例如,有些社区基金会就直接给项目开一张支票,最后提交项目报告即可,其弊病是一次性付款后很难知道项目运行进度。

  通过一年多的社区基金会的登记和运营,目前深圳超过4/5的社区基金会实现新增筹款,策划并组织实施符合社区需求的资助项目,24家社区基金(会)共吸引160家企业和5000位个人出钱出力,更有社区居民的鼎力支持,捐赠资金逾6500万元,开展公益项目近百个,覆盖人群15万人次。

  社区基金会通过项目制,引入居民议事会的评议,促进社区参与,成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补充,有效解决了政府不能直接处理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