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15基金总规模8.4万亿元创新高

  总规模8.4万亿元创新高

  借助上半年的一波牛市,基金业趁势而起。基金规模方面,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各类基金总净值规模达到8.40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较2014年的4.54万亿元上涨85.02%。

  从公司规模排名来看,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表明,截至去年的12月31日,天弘基金和华夏基金仍然占据着内地基金公司排行榜的前两位,不过两者的差距由上一年年末的约2500亿元缩小到约837亿元,第三名的位次则发生了变化,易方达基金取代了2014年年末的嘉实基金,而第四位的工银瑞信则保持了上一年的位次。

  总体来看,包含联接基金,2015年千亿规模以上的基金达到21家,比上一年同期的13家增加8家;而且前20%的基金管理人合计规模达到5.944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70.74%。

  从基金类型来看,货币基金的规模增加量依然是2015年基金净值总规模大幅上涨的“主推手”。货币基金全年增加了2.4万亿元,全年货币基金的规模处于上升通道,尤其是2015年12月份,公募规模激增1.2万亿元,货币基金毫无疑问成为冲规模的主力军,其规模从11月底的34825.56亿元猛增至12月底的44822亿元,单月增长了1万亿元以上。

  从全年来看,权益类基金规模与指数表现高度相关,二季度末偏股型基金达到了年内规模的顶峰,为4.21万亿元;但是随着股市的迅猛下跌,至三季度末缩水至2.39万亿元;随着股市的反弹,四季度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又有所回升。相较于2014年末,2015年末的指数型基金规模缩水250亿元。这与去年指数基金全年收益落后主动偏股基金有直接联系。

  与此同时,在基金规模榜的末端,多家成立较晚的基金公司位列其中。统计表明,2014年年底,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包括了东海、红塔红土、中原英石和华宸未来;一年之后,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公司仍然是这四家。

  据悉,中原基金旗下只有中原英石灵活配置一只产品,该基金上一统计周期只有1600万份;而华宸未来虽然旗下有两只产品,但两只产品均非权益类基金,且规模同样袖珍迷你,其中一只规模约为1800万份,而另外一只规模约为1200万份。

  “上半年,牛蹄奋进,多家实力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效率高、募资规模大是新基金发行潮的最大特点。抓住牛市行情,大量发行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在短时间内扩大管理规模的最有效方式。”北京一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大型公司借助密集的新基金发行在二季度以来规模也增长迅猛。

  记者了解到,私募基金也在去年上半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备案的阳光私募管理人为5852家,仅上半年,私募机构的增长数量已较2014年年底(2185家)增长超过160%,接近2013年底私募机构数量(977家)的6倍。私募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也极快,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已达12577.39亿元,突破万亿元关口,而私募行业规模在2014年年底刚刚突破4000亿元,2013年底仅为3017亿元。

  业绩排位“花落谁家”

  尽管经历了股灾,但2015年A股依然很牛,深证成指全年涨14.98%在全球主要指数排第3位,上证综指全年涨9.41%排第5位。上周,2015年基金排名战终于尘埃落定。易方达新兴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夺冠,年度收益率达到171.78%,成为年度最赚钱基金;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则花落富国城镇发展,年度收益率达到104.58%。另外,全年涨幅超过100%的基金数量达到20只。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年度涨幅超过100%的20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中,混合基金占据了19席。除易方达新兴成长夺冠外,富国低碳环保(163.06%)、新华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160.38%)、长盛电子信息主题(155.4%)、浦银安盛新兴产业(142.83%)、浦银安盛精致生活(127.83%)、华宝服务优选(123.34%)、宝盈新价值(123.09%)、大成中小盘LOF(117.84%)、益民服务领先(117.7%)则分列混合型基金涨幅第二至第十名。

  主动股票型基金排名方面,除第一名富国城镇发展收益在100%以上,另外九只基金的收益则在65%-95%之间,分别是景顺长城中小板创业板精选(94.35%)、申万菱信量化小盘(LOF)(87.48%)、建信中小盘(82.7%)、上投摩根民生(81.9%)、汇丰晋信科技先锋(80.14%)、添富移动互联(75.62%)、大摩品质生活精选(70.02%)、建信改革(69.77%)和富国高端制造(66.61%)。

  另外,海富通纯债A以25.84%的年度收益获得纯债及一级债基的第一名;华商双债丰利A则以33.3%的收益拔得二级债基头筹;保本基金方面,华安保本以年度回报42.55%问鼎;而年度收益非常接近的货币基金,则由国金金腾通A以4.51%跻身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1年至2015年5年时间,2015年主动偏股型基金业绩创近5年最好收益。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主动偏股型基金平均亏损23.25%,2012年上涨5.43%,2013年上涨15.39%,2014年上涨22.51%,2015年上涨46%。

  分级基金成为去年争议最大的基金品种。上半年,分级基金借助杠杆,净值上涨幅度最大,净值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分级基金占了绝大多数。创业板B、传媒B、TMT中证B在6月12日之前复权单位净值涨幅在300%以上。而同样因为杠杆,在之后的市场巨幅调整中,分级B跌幅最为惨烈,投资人损失惨重。

  从基金公司投资水平来看,2015年在十大收益率最高的基金公司中,资产规模过千亿的大型基金公司为富国、汇添富、易方达3家基金公司。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以2015年主动偏股型基金业绩为统计口径,通过加权2015年主动偏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大基金公司中,富国基金全年平均回报为70.88%,位列全部基金公司中第2名;汇添富基金全年平均业绩回报为66.26%,位列全部基金公司第4名;易方达基金全年平均业绩回报为62.57%,位列全部基金公司第6名。

  基金业绩同样是“冰火两重天”。据Wind资讯统计,分级基金B份额以及相应的指数基金最终成为了全年度亏损重灾区。2015年基金市场中亏损最多的前十只基金,均为可转债、证券类指数等分级产品B份额,平均亏损超70%。其中亏损最多的为银华中证转债增强分级B,年度回报为-92.59%,紧随其后的东吴中证可转债B全年亏损91.95%。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的优异业绩不仅源自基金经理优异的选时能力和风控水平,也要依靠基金经理对热点行业板块的准确把握。而连续多年稳定的较高收益,也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基金“干将”沙场折戟

  过去的一年,股市风云突变,基金业在穿越牛熊的同时,也不乏沙场折戟的无奈,其中以分级基金下折和对冲基金遇限最为市场瞩目。两大基金品种先后受到冲击,前者是产品特性使然,后者则源于监管落闸,原因内外有别,但所有事件都无一不彰显了不同基金产品的“个性”。是将“个性”充分发扬,还是收回“笼中”,抑或是寻找两者的最佳平衡区间,依然是2015年未解的一个难题。

  “2015年,牛市与“股灾”交替让投资者坐了整整一年的“过山车”,而分级基金市场同样经历了上折潮、黄金坑、套利潮、下折潮,规模上虽然发展壮大,但也遭受了行情的巨大考验和情绪的大起大落。”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雷昕表示。

  分级基金2015年的戏码堪称“豪门兴衰史”,“眼见他起楼台,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股灾成为分水岭,分级基金从天堂落入地狱,一批批的下折潮成为投资者的“噩梦”,盲目购买临近下折的分级基金导致巨额亏损更引发市场热议。

  在上半年指数高歌猛进的行情下,分级基金的杠杆作用得到了很好的表现。2015年初至6月15日,分级B涨幅在200%以上的共有18只,其中TMT中证B、互联网B、信息B、传媒B、中证800B、创业板B涨幅居前。

  但这一趋势在6月股灾爆发后彻底扭转。据媒体统计,仅仅在2015年7月,全市场369只分级基金中,就有24只分级基金触发下折,占比达6.5%。值得一提的是,从平均最大回撤来看,这24只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平均最大回撤达到-81.86%,持有相应分级基金的基民可谓损失惨重。而在8月21日到26日,就有28只分级基金相继触发下折,下折基金数量已经超过7月份的下折潮。

  投资者教育的问题一再被提起。“尽管基金公司一再给出交易提示和警戒线,但仍有不少投资者在没有仔细了解交易规则的情况下便贸然参与博指数反弹。对相关风险提示也没有进行仔细研究,也没有进行风险对冲。可以说,市场尚需要进行广泛的投资者教育。”有基金公司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8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分级基金机制较为复杂,普通投资者不易理解,且前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证监会暂停了此类产品的注册工作,并正在研究相关政策。记者了解到,在证监会叫停了分级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后,有191只待批分级基金被拦在路上。

  不同于被直接喊停的分级基金,对冲基金则是丧失了“征战沙场”的“利器”——股指期货。6月15日股市调整以来,中金所多次调整股指期货交易规则,9月7日起又开始实施“史上最严股指期货限制措施”,让对冲基金面临严峻考验。

  “对于期货市场的限制,确实(给量化对冲产品)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套利策略,因为套利在开期货的时候不能算做套保,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限制。另外一个主要是对极差的影响,导致了比较大的贴水。”珠海阿巴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李晓亮表示。

  根据中金所出台的新规,自9月7日起,单个产品、单日开仓超过10手,即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与此同时,非套保保证金由目前的30%提高至40%、套保由10%提高至20%;平今仓手续费标准由0.015%提高至0.23%。在此之前,中金所已于8月25日、28日连发两通知,抑制股指期货市场过度投机。

  据悉,由于股灾以来国内市场对衍生品的限制趋于严厉,大部分策略无法实施,更多的机构开始结合高净值客户海外配置资产的需要,将投资转向海外市场。

  作为投资理财工具,基金产品的特色在去年的市场震荡中被充分演绎出来,优点和缺点都被放大,也引发颇多争议。对于被视若“猛虎”的分级基金,华东一家公募量化投资部分级基金经理说道,“分级基金是一个特别好的投资工具,不像股票需要研究基本面,分级基金是透明的,掌握了规则投资就很容易。”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充分发挥基金产品本身特性和有效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之间,如何把控好节奏和力度,决定着基金行业能否实现多元化健康发展。

  产品创新刺激市场活力

  如果说规模变迁、业绩升降是基金业一年发展的成绩单,那么在产品创新、制度变革等方面取得的种种突破,则是基金业的“年度勋章”。

  回顾这一年,在产品创新方面,多类基金新品问世。包括跨境ETF与LOF年初开始实行T+0交易、沪港深基金为国内投资者开启全新港股投资模式、上交所分级基金上市、T+0套利变可行、国内首只公募REITs鹏华前海万科REITs于9月底上市、大数据2.0基金横空出世、首只公募定增基金发行等。

  事实上,由于市场投资主题集中,基金行业一直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以去年火热的大数据基金为例,证监会申报拟发行的大数据基金就有10只,而被视为大数据基金“后备舱”的大数据指数,基金公司就与指数公司合作发布了将近20只,预计今年大数据基金热度不减。

  对于大数据基金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同质化,大成基金互联网金融创新部负责人柴彬坦言,大数据产品最后的趋势就是深耕细作,在大数据基础上做主动管理、加强,衍伸出一系列的产品,把数据源及大数据产品品牌化运作。因此,各个公司大数据产品系列的,到最后可能拼的是量化团队综合能力。

  新的基金产品层出不穷,传统基金也面临亟待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问题。12月18日,证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天弘基金王登峰认为,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使整个行业更加注重风控和流动性管理,回归货币基金管理的本源,使货币基金的安全性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积极鼓励货币基金份额交易,为货币基金的支付属性和应用场景进一步发现保驾护航。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或许是货币基金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方面基金产品日渐丰富完善,另一方面,整个基金市场也更加开放化。2015年12月18日,证监会在官网公告,首批4只在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下的内地基金在香港向公众销售,同时首批3只香港基金向内地公众销售。酝酿三年的基金互认终于落地,这也使国内基金业对外开放迈出了新步伐。

  2015年被认为是基金互认实质性开启之年。行业人士分析道,互认基金的正式注册,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引入境外证券投资基金,为境内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及更加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境内基金管理机构学习国际先进投资管理经验,促进基金行业竞争。

  “基金互认的落地,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是个好事。”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总经理王栋表示,此举对内地和香港投资者而言,都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同时,两地机构都可以把好的产品介绍给投资者。而投资越是分散,资产配置的机会就越多。

  总体而言,2015年基金业可谓是“悲喜交加”。2016年开始,新的征程就在眼前,市场又会如何演绎,所有人都在不确定中心怀期待。